测绘资质改革这一焦点话题一直热度不减,从去年7月自然资源部网站公布《测绘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到9月公布新版《测绘资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测绘资质分类分级标准(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到11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自然资源部副部长王广华介绍深化测绘资质改革的有关情况,再到记者发稿时止,虽然最终方案仍没有落地,热议却还在持续。
“从征求意见稿中看到,这项新政改革力度很大,涉及了多项重大变化,将对测绘企业、注册测绘师、相关从业人员产生重大影响。”业界认为,其中的每一项改革都可能会影响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格局。不可否认的是,新规则的出台至少向外界透露了一个信号,就是测绘领域深化改革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
在去年11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自然资源部副部长王广华表示,鉴于此次改革力度较大,我们将采取过渡期政策措施,保证所有测绘资质单位实现平稳过渡。目前,我们正按照优化测绘市场营商环境、促进测绘市场充分竞争、激发测绘市场主体活力的基本要求,加快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地落实。
“测绘资质准入门槛将会降低。”其实,去年春节前夕测绘资质改革的消息就已经不胫而走,并迅速在测绘行业内引发热议,涟漪阵阵,观点各不同,但是业界的一个共同期待是,新规能更好地营造良好的测绘市场营商环境,加快促进测绘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几个月后,自然资源部官网发布了“关于征求《测绘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公告”,进一步坐实了测绘资质要大刀阔斧改革消息的可靠性。紧接着,2020年9月30日,自然资源部起草了《测绘资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测绘资质分级标准(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随后,2020年11月24日,在国新办政策吹风会上,王广华就深化测绘资质改革方案总体情况做了介绍。至此,测绘资质深化改革之箭已在弦上。
测绘资质管理是依据《测绘法》对从事测绘活动单位设立的一项行政许可,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工程建设安全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我国的测绘资质管理制度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设立至今,在规范测绘行业秩序、提高测绘工作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25年来,测绘资质曾经历过4次改革,而测绘资质分级管理则始于2004年。现行的测绘资质标准是由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制定并于2014年8月1日起施行的标准,至今已有近7年时间。
“随着2017年《测绘法》修订实施和‘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现行测绘资质管理规定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测绘行业发展需要。”王广华表示,一是针对测绘资质类别等级划分过多过细。比如现行测绘资质类别等级总数共138项,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幅压减企业资质资格认定事项的要求,需要大力清理简并测绘资质的类别等级;
二是部分条件设置与新的形势发展不相适应。随着《测绘法》修订实施以及测绘技术手段发展进步,测绘市场也有了新的变化,需要按照新的要求、新的形势做出相应调整,要对现行测绘资质管理规定当中一部分设置条件、审批要件、证明材料进行适当调整和精简;
三是事中事后监管力度不够。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有关要求,将目前正在实施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信用监管等措施予以明确并且落实监管责任。”对此,2019年,自然资源部启动了充分体现改革精神的新《测绘资质管理办法》起草工作。
王广华表示,针对上述这些问题,自然资源部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进行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并充分考虑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精准施策,确定了压减测绘资质类别等级、下放甲级资质审批权限、合理降低准入门槛、压减审批时限和材料等改革措施,并几易其稿,最终形成了这套改革方案。
“相信随着改革措施的落地实施,必将进一步优化测绘市场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促进测绘行业高质量发展。”王广华对这次测绘资质改革寄予了厚望。
征求意见稿显示,此次改革方案明确,新的测绘资质管理制度仍维持大地测量、测绘航空摄影、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海洋测绘、界线与不动产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地图编制、导航电子地图制作、互联网地图服务10个测绘资质类别不变。
测绘资质改革中有一项是,除了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资质继续保留在自然资源部审批外,其余9个专业类别的甲级测绘资质审批权限下放到省级自然资源部门审批。做出这样大力度的审批权限下放是出于怎样的考量?一直以地理信息安全为重的测绘从业者有些不解。如何处理好保障地理信息安全与促进地理信息共享之间的矛盾,政产学研用各方也一直在探索,比如解决需求迫切的自动驾驶高精地图安全瓶颈。
事实上,在2020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上,针对国家地理信息安全与促进产业发展的话题,王广华也曾强调,地理信息产业具有促发展与保安全的双重属性,维护地理信息安全是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前提,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全行业要强化国家安全意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守住国家地理信息的安全底线。
从客观上来看,我国测绘资质审查是依据《测绘法》设立的一项行政许可,更直白地说,它是进入测绘领域一道“入口资格门”,并不是技术壁垒的门槛,慢慢形成了现在的“严进宽管”局面,也催生了挂靠转包、分包等不良行径,甚至成为行业潜规则。
其实,低准入门槛并不是一低了事,而是提高了监管力度,并且将监管的重点从事前转向事中事后,实施“宽进严管”,打破过往只注重资质管理忽视过程管理的模式,从而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准入环境。
测绘资质权限放开后,如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王广华表示,一是测绘资质改革方案坚持简政不简责,放权不放任,通过明确监督检查措施,进一步规范监管行为;
二是明确规定“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方式,对建立健全随机抽查机制提出要求;
三是明确强化测绘单位的信用体系建设,保障随机抽查结果得到有效运用;
四是明确各级自然资源部门监管职责等改革措施,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
此外,改革方案明确了下放大部分甲级资质的审批权限,是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省级自然资源部门加强属地化事中事后监管的主动性,提高监管效能;
另一方面,将自然资源部从以往的行政审批事务当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的精力加强对地方自然资源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更好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测绘行业信用管理等措施,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促进测绘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王广华表示,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改革方案,出台新的测绘资质管理政策,做好新旧政策的衔接过渡,给予市场主体一年的过渡期,在人员认定方面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确保改革平稳过渡和尽快落地见效。
同时,自然资源部也将用更大的精力加强对地方自然资源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更好地运用测绘行业信用管理等措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测绘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俗语说,不破不立。可以看出,围绕简政放权和降低准入门槛,自然资源部是要下决心全面改革测绘资质审批中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通过大幅度精简测绘资质专业类别、合并测绘资质等级、下放审批权限、降低准入门槛、优化审批服务、加强国家地理信息安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等有力措施,优化测绘市场经营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测绘行业高质量发展。
其实,此前一直是“自己人跟自己人玩”也感觉“挺不错”的测绘地信人早已意识到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危机感。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入、更多跨界的创新者,还有非常多的创业者,潮涌般向测绘地理信息产业进军。一位从通信领域跨界而来的一家企业负责人曾坦诚地告诉记者,测绘行业需要走出去,多看看其他行业发展,多拥抱先进技术,不然枉费了一身好武艺,只能被市场淘汰。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6476亿元,其中测绘资质单位测绘服务总值达到1359亿元。全国从业单位数量近10万家,其中测绘资质单位数量22000家。
持续关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者会知道,测绘地理信息从业者已从10年前的40万人猛增到现在的近百万人。就是这样一个产业大军,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站在了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
“为了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进一步激发测绘市场活力,简政放权,优化政务服务,更大程度让申请单位少跑腿、好办事,这次改革力度比较大。”王广华表示,在此次改革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自然资源部充分考虑当前市场的实际情况,按照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要求,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激发市场活力。
改革方案将测绘资质类别等级总数由138项压减到20项,大幅减少了政府部门对市场主体具体经济活动的干预,测绘单位不需要因为提升资质等级、变更专业范围一次次申请。为什么说一次次申请呢?过去这10个大类下,后面又有若干个子项,当企业要扩大专业范围的时候,就要去申请和它并列的其他方面的子项资质,耗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改革方案突出测绘资质的专业性,取消了没有法定依据的前置考核条件,比如取消了对单位办公场所、无人机操控技术人员等考核条件,降低非测绘专业技术人员和非常用贵重设备的考核要求。这些举措一方面大幅度减轻了测绘单位市场准入的负担,另外一方面可以催生新的市场主体,增加就业。
改革方案明确了下放除导航电子地图制作以外的甲级测绘资质审批权限,压缩审批时限,更便利申请单位就近办理甲级资质申请,更有利于地方自然资源部属地化管理和服务甲级测绘单位,可大幅提高审批效率。同时,继续实行“不见面”审批,大力推行电子证书,让数据“多跑路”、申请单位“少跑腿”,打破测绘单位办事的时间和地域限制,大幅度降低办事成本。
“这是一次国家层面通过深化测绘资质改革来助推产业升级发展的机遇。”一名投身行业十余年的测绘人感怀地说,眼睁睁看着传统测绘技术的护城河被填平,门槛崩塌,精度之困,尺度之殇,继而被大数据、互联网、卫星等技术踩来踩去。虽然有些心痛,但是想一想,测绘资质还在,测绘行业也还在,地理信息技术在互联网时代如鱼得水,卫星遥感与中国航天技术―道大步前行,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家对测绘行业做出了很多大手笔改革,这正是提醒我们这些测绘人,不应该沉湎于过去,应该勇于改变自己,拥抱未来。
显然,即将出台的测绘资质改革新规则按下了地理信息产业升级的“快进键”,一个测绘地理信息新时代正在到来。
声明:本文为《中国测绘》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