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中国移动发布全球最大的“5G﹢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5G﹢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通过5G网络实时提供亚米级、厘米级、毫米级高精度定位服务,构建全天候、全天时、全地理的精准时空服务体系。
经过一年的实测应用,“5G﹢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迎来了大规模应用阶段。在5G的助力下,北斗高精准定位的能力正在被用于助力智慧城市建设,目前已落地智慧农业、智慧公交、智慧管养等行业应用,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之智能驾驶
(1)智慧农业:高精度,高效率
传统的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大,对农机驾驶员技能要求较高且无法在夜间作业。在一些直线度及结合线精度要求较高的作业里,更是无法保证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依托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定位平台以及覆盖全国的高精度定位基准站网络,实现了整地、翻地、播种、施肥、插秧、收割的全自动作业。无人驾驶的农机大大促进了农机作业质量的提升,有效缓解了高技能劳动力不足问题。
此外,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定位平台还可以实现农机的精细化管理,实时跟踪每个农业生产单位的作业进度。
目前,中国移动高精度定位服务已分别与智慧农业领域龙头企业达成项目合作,并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山东、河北等地的农田春耕落地应用。
(2)智慧交通:更方便,更快捷
随着5G﹢北斗高精度定位、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技术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城市交通正在实现精细化运营和管理。中国移动上研院在此前落地的全国首个城市交通BRT高精度定位应用项目中,将5G﹢北斗高精度定位与多种新兴技术的融合应用,为公交提供全面的BRT车辆全局信息。
另外,上研院还落地了首个常态化运营的5G无人公交项目,基于中国移动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技术及5G﹢北斗高精度定位的厘米级精准定位能力,车辆可以根据道路状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实现5G无人公交的安全常态化运营。
智慧城市之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通行流量猛增、材料逐步老化、前期建设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的出现,城市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结构安全性迫切需要提高。基于此,5G﹢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可以很好地在桥梁、公路、隧道等场景的管养工作中提供时空信息数据服务。
针对桥梁场景,建立桥梁安全运营管理系统,实现桥梁建设和运营状态的在线监测、检测,为运维和管理人员提供科学评估与决策支持。
针对公路场景,提供适应公路各类巡检情形的轻量化道路巡检系统,支持病害检测识别、路产设施识别等功能,实时准确感知、获取并分析道路路面及路侧附属设施运行状态,并提供评估与决策支持。
针对隧道场景,打造智慧隧道信息化系统,对隧道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进行全面数据化跟踪,监控隧道的全生命周期过程,实现结构物数字化、机电设备智能化、巡检信息化,降低隧道“建-管-养-运”成本,保障隧道安全稳定。
智慧城市需“5g+北斗”进一步助力
近年来,智慧城市建设、北斗应用推广成为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两大热点。为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行方式创新,“十四五”规划全面支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鼓励以数字化助推治理模式创新,提高运行效率,推进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另外,各级地方政府亦持续加大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投入。
不难看出,智慧城市的下一阶段发展,将很大程度依托5G与北斗的融合发展应用。
尽管5G与北斗正处于发展的红利期,但当前依旧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基础设施资源尚未融合共享,缺乏相应行业标准以及配套发展政策,产业链尚未完善等。基于此,“5G+北斗高精度定位”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发展:
首先,完善以5G和北斗为核心的国家综合时空基础设施规划,形成通导一体、统一衔接的国家综合时空基础设施规划体系。
其次,加快“5G+北斗高精度定位”产业的融合发展,将“5G+北斗高精度定位”的融合应用纳入交通、能源、工业、农业等重点行业规划,加快“5G+北斗高精度定位”的行业关键标准规范制定,出台系列化扶持政策及配套支持,推动产业链的完善。
另外,引导龙头企业打造“5G+北斗高精度定位”示范标杆,加快应用推广,深入研究“5G+北斗高精度定位”的商业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策略,加快“5G+北斗高精度定位”进入大众消费和民生领域。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北斗应用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进程进入了新的阶段。5G和北斗两大利器的融合,能够提高信息获取、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相信在未来,“5G+北斗高精度定位”将以更强大的功能、更优质的性能服务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